• 2025年07月03日
  • 首页
  • 关于专委会
    • 专委会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委会章程
    • 加入专委会
  •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协会动态
    • 专委会动态
    • 会员动态
  • 标准规范
    • 标准体系
    • 国标/行标
    • 地方标准
    • 团体标准
  • 技术交流
    • 专家观点
    • 技术文章
  • 学术引领
    • 学术讲座
    • 概念设计
    • 科技成果
  • 联系我们
  •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第四届地下空间绿色发展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23-07-08  浏览量:1887

    为继续探索地下空间绿色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交流地下空间建造新技术、规划设计新概念,分享最新的地下空间研究成果、创新技术,并让各界同仁收获更多的思想碰撞和交流,汲取更多的经验和智慧,进而为共同探索地下空间绿色发展的新前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由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管廊及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地下空间专委会”)主办,并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司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地下空间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于2023年7月5日至7日在杭州隆重召开。

    1.png

    油新华秘书长主持会议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丰峻,北京科技大学深地岩体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纪洪广,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春生,解放军工程大学教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陈志龙,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下工程设计院院长、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兴旺,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管廊及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蒋立红,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亓立刚,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灏等领导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20余位地下空间领域知名专家,以及来自国内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来自地下空间投资建设、设计、施工、产品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4000余人(其中现场观摩800人,云观摩3372人)参加了本次高峰论坛。

    2.png

    大会致辞


    3.png

    丁灏致辞

    4.png

    亓立刚致辞

    5.png

    蒋立红致辞

    6.png

     刘春生致辞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灏、中建八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亓立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地下空间专委会主任委员蒋立红、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春生在本次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分别进行了致辞。亓立刚表示,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与韧性城市建设提出的新需求下,地下空间开发赢得崭新发展机遇。刘春生指出,地下空间的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实践,要坚持创新驱动,倡导绿色技术和绿色理念应用,推动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刘春生对地下空间专委会的成绩表示了积极的肯定,表示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将会继续大力支持地下空间专委会的工作。蒋立红指出,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功能的延伸和城市问题的解决;地下空间的绿色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规划、智能设计和有效管理,我们能够在地下空间中实现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7.png

    周院士报告

    会上,周丰峻院士作题为《我国地下空间技术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周院士从中国隧道交通工程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地下大跨度空间工程建设(沈阳)、离岸混凝土工程技术发展、新型玄纤材料及其应用共4个方面做了讲解,报告内容丰富,体系完整。

    8.png

    纪院士做报告

    会上,纪洪广院士作题为《深地空间科技及相关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纪院士从超深井与地下空间作用、深部地层条件与超深井工程风险、相关基础研究等方面展开讲解,全面总结了深地空间科技发展情况。

    在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新概念等方面,胡万杰、王茜规划师、张政同学、王雅坤老师、王宇涵同学、吴东展同学、朴昇昊同学、金骏同学、李 锋主任、刘鑫垚同学、林可青同学、张开源设计师,分别做了“城市地下物流系统概念规划与设施布局设计”、“会呼吸的地下空间概念设计”、“‘别有洞天’-重庆防空洞改扩建数据中心计划”、“‘逐碳而行’-基于互馈机制的低碳海景地铁车站设计”、“垂直‘矿’野 能源宝库-废弃矿山绿色利用与‘零碳化’能源开采方案设计”、“广寒宫”星际航途绿洲-月球地下洞穴多功能研究所概念设计、“城市智能化地下管道运输系统概念设计”、“一种煤炭城市结构充填型地下污水处理—抽水蓄能电站地热共采系统概念设计”、“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工程新航城站概念设计”、“‘新矿’神怡—矿坑主题度假休闲区概念设计”、“新‘钻燧取火’-生态绿色低碳的自循环煤炭开发利用体系”、“TOD+EOD+POD-面向未来的上下一体绿色智慧公园设计”的专题报告。

    针对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与发展、标准体系等方面,陈志龙大师、王长伟会长,肖燃总监、黄富民总工、康晓乐高工、王恒栋总工(结构),分别做了题为“地下空间再开发与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思想 ,让地下长城伴随地下空间建设发展壮大”“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研究与应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再思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地下空间规划探索”“小型综合管廊实践与思考”、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标准体系构建”的专题报告。

    9.jpg

    围绕地下空间创新建造技术与设备研发等方面,刘兴旺副总工、罗铃总工、江玉生教授、张嘉威高工、张奇隆分别做了题为“高水位强渗透地层紧邻地铁深大基坑工程支护技术”、“城市中心复杂环境深大基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全过程免换站式盾构导向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折叠隧道及其水下建造创新技术”、 “移动式隧道支撑台车概念设计”的专题报告。 

    在分享我国地下空间工程经典案例方面,刘建华副总工、刘习生总工、周玉凤副总工,别分做了题为“软土地区强约束环境条件下深基坑工程实践”、“轨道交通与矩形顶管创新研究与实践”“某地铁深基坑变形异常地质参数风险排查”的专题报告。

    在本次高峰论坛上,地下空间专委会还对“第四届地下空间创新大赛”相关人员进行了表彰。“第四届地下空间创新大赛”是由地下空间专委会于2023年2月至2023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的,内容包括“地下空间概念设计”“地下空间优秀科技成果”和“地下空间典范项目”3个分项。截至活动结束,组委会共收到300余份报名作品,地下空间专委会先后组织了二十余名国内地下空间领域知名专家严格按照大赛的评审框架和评分细则对报名作品进行了初评和复评;复评后又进行了网络投票,共有7.6万人访问投票公众号,投出了5.8万张票。网络投票结束后,地下空间专委会组织了召开了大赛的专家会议评审,7位地下空间领域专家进行了现场会议评审、打分,经过共同研究、讨论,评选出了本次创新大赛的优秀作品,保证了大赛评选的公平、公正。本次高峰论坛对10项“地下空间典范项目”、25项“地下空间概念设计”和25项“地下空间优秀科技成果”等入围作品进行了表彰。

    10.png

    典范项目

    11.png

    优秀科技成果

    12.png

    概念设计

    地下空间创新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届,自2020年以来,各届地下空间创新大赛均受到全国地下空间从业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参赛人数和作品质量一度攀升,达到了激发地下空间技术人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并以创新引领地下空间发展的目的。

    1689305300886143.png

    被表彰的“地下空间概念设计”“地下空间优秀科技成果”和“地下空间典范项目”作品已汇编成《全国地下空间创新大赛入选作品集锦(第四届)》,内容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展示了先进的地下空间绿色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对我国地下空间领域的健康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4.jpg

    本次高峰论坛为近20家从事地下空间运维服务、产品技术等相关企业提供了高2.2m宽3m的展位,各相关企业向参与本次高峰论坛的院士、专家、研究人员、工程师及相关从业者展示了本企业地下空间领域相关的创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吸引了参会人员的广泛兴趣,起到了促进交流、增强合作的目的。

    1689305351978115.jpg

    专题报告结束后,各位专家与参会代表共同参观考察了萧政储出【2021】33号地块二期(XSCQ020207-01)一标段(暨杭州SKP )地下空间工程项目,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本次高峰论坛报告内容丰富精彩,问题讨论深入浅出,参会人员互动交流,学术气氛热烈。在国家大力推动地下空间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召开地下空间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充分体现了地下空间专委会在中国市政工程协会正确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在加强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协同推动地下空间绿色发展方面能准确把握机遇,积极开展工作,贡献力量。本次高峰论坛的召开为地下空间行业同仁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经验和创新想法的平台,为我们共同解决地下空间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地下空间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电话:010-5367397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常润路34号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管廊及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
  • 矿山修复网订阅号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管廊及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订阅号